第三節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應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應用

我們已經學過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現在我們將討論一些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決應用題的例子。

  1. 若方程\(\;x^2+2kx+4k=0\;\)有兩個實根,求\(\;k\;\)值的範圍。
  2. 若二次函數\(\;y=kx^2+(1-k)x+k\;\)必定是負數,求\(\;k\;\)值的範圍。

提示

  1. 由於方程\(\;x^2+2kx+4k=0\;\)有兩個實根,這方程的判別式\(\;\Delta \gt 0\),即 \begin{align*} \Delta = (2k)^2-4(1)(4k) &\gt 0 \\ 4k^2-16k &\gt 0 \\ k^2-4k &\gt 0 \\ k(k-4) &\gt 0 \\ k &\lt 0 && \hbox{或} & k &\gt 4 \end{align*}

    活動 附圖所示為二次函數\(\;y=x^2+2kx+4k\;\)及對應的二次方程之解。你可以移動數值滑桿改變\(\;k\;\)值,並留意實根數目的變化。當\(\;k\;\)值在不等式的解之邊界時,會發生甚麼情況?

二次方程\(\;x^2+2kx+4k=0\;\)的解。
  1. 由於函數\(\;y=kx^2+(1-k)x+k\;\)必定是負數,方程\(\;kx^2+(1-k)x+k=0\;\)沒有實根,所以這方程的判別式\(\;\Delta \lt 0\),即 \begin{align*} \Delta = (1-k)^2-4(k)(k) &\lt 0 \\ 1-2k+k^2-4k^2 &\lt 0 \\ -3k^2-2k+1 &\lt 0 \\ 3k^2+2k-1 &\gt 0 \\ (3k-1)(k+1) &\gt 0 \\ k &\gt \frac{1}{3} && \hbox{或} & k &\lt -1 \end{align*} 另外,由於函數\(\;y=kx^2+(1-k)x+k\;\)必定是負數,我們必有\(\;k\lt 0\),所以題目要求的\(\;k\;\)值範圍是\(\;k \lt -1\)。
二次方程\(\;kx^2+(1-k)x+k=0\;\)的解。
  1. 把一條長\(\;50\;{\rm cm}\;\)的鐵支屈曲成一個長方形,而其中一邊長度為\(\;x\;{\rm cm}\)。已知該長方形的面積最少為\(\;150\;{\rm cm}^2\),求\(\;x\;\)的可能範圍。
  2. 若\(\;x\;\)為整數,求該長方形最大的可能面積。

提示

  1. 該長方形的周界為\(\;50\;{\rm cm}\),其另一邊長為 \[50/2-x=(25-x)\;{\rm cm}\] 所以 \begin{align*} x(25-x) &\geq 150 \\ 25x-x^2 &\geq 150 \\ x^2-25x+150 &\leq 0 \\ (x-10)(x-15) &\leq 0 \\ 10 \leq x &\leq 15 \end{align*}

  1. 由於\(\;x\;\)是整數,我們可用列表的方式把所有可能的\(\;x\;\)值列出來:

    \(x\) \(10\) \(11\) \(12\) \(13\) \(14\) \(15\)
    另一邊長 \(15\) \(14\) \(13\) \(12\) \(11\) \(10\)
    面積 \(150\) \(154\) \(168\) \(168\) \(154\) \(150\)

    從上表可知,長方形最大的可能面積為\(\;168\;{\rm cm}^2\)。

附圖所示為一直角三角形,若這三角形斜邊最少長\(\;15\;{\rm cm}\),求\(\;x\;\)值的可能範圍。

提示

題目中的直角三角形。

利用畢氏定理可得 \begin{align*} \sqrt{x^2+(x+3)^2} &\geq 15 \\ x^2+(x+3)^2 &\geq 225 \\ x^2+x^2+6x+9-225 &\geq 0 \\ 2x^2+6x-216 &\geq 0 \\ x^2+3x-108 &\geq 0 \\ (x+12)(x-9) &\geq 0 \\ x &\leq -12~~{\href{javascript:void(0)}{\hbox{(捨去)}}} &&\hbox{或} & x &\geq 9 \end{align*} 所以,我們有\(\;x\geq 9\)。

三角形數(triangular number)是可以寫成\(\;\displaystyle T_n = \frac{n(n+1)}{2}\;\)的數字,其中\(\;n\;\)為正整數。利用這些數目的點在等距的排列下可以砌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若把相鄰的點以直線連起來,則可得如附圖般的圖案。

  1. 求\(\;500\;\)以內的最大三角形數。
  2. 已知在第\(\;n\;\)個圖案中,直線的數目為\(\;\displaystyle\frac{3n(n-1)}{2}\)。現有\(\;500\;\)個點和\(\;1000\;\)條直線,求可以砌成的最大圖案之\(\;n\;\)值。

提示

  1. 我們有 \begin{align*} \frac{n(n+1)}{2} &\leq 500 \\ n(n+1) &\leq 1000 \\ n^2+n-1000 &\leq 0 \end{align*} 利用二次公式可得 \begin{align*} n^2+n-1000 &= 0 \\ n &= \frac{-1\pm\sqrt{1^2-4(1)(1000)}}{2(1)} \\ n &= \frac{-1\pm\sqrt{4001}}{2} \\ n &\approx -32.13 ~\hbox{ 或 }~ 31.13 \end{align*} 所以不等式的解約為\(\;-32.13 \leq n \leq 31.13\)。由於\(\;n\;\)是正整數,\(n\;\)的最大可能值為\(\;31\),所以\(\;500\;\)以內的最大三角形數為 \[ T_{31} = \frac{(31)(32)}{2} = 496 \]

  1. 從 1. 可得\(\;n \leq 31\),考慮直線的數目,我們有 \begin{align*} \frac{3n(n-1)}{2} &\leq 1000 \\ 3n(n-1) &\leq 2000 \\ 3n^2-3n-2000 &\leq 0 \end{align*} 利用二次公式可得 \begin{align*} 3n^2-3n-2000 &= 0 \\ n &= \frac{-3\pm\sqrt{(-3)^2-4(3)(2000)}}{2(3)} \\ n &= \frac{-3\pm\sqrt{24009}}{6} \\ n &\approx -25.32 ~\hbox{ 或 }~ 26.32 \end{align*} 所以不等式的解約為\(\;-25.32 \leq n \leq 26.32\)。由於\(\;n\;\)是正整數,我們有\(\;n \leq 26\)。綜合點和直線的數目,可得 \[ n \leq 26 ~\hbox{ 和 }~ n \leq 31 \] 即\(\;n\leq 26\)。因此,可以砌成的最大圖案之\(\;n\;\)值為\(\;26\)。
三角形數。移動數值滑桿改變\(\;n\;\)值,圖案會隨之改變。
上一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