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鑑證中,血液、尿液、汗水和唾液等體液均可用於分析和鑑定,為釐清案情提供寶貴資料。例如,在毒殺案中,科學鑑證專家可透過分析死者的血液樣本,以鑑定有關毒藥。科學鑑證專家亦可通過分析受懷疑人士的尿液樣本,以檢測該人士是否服用毒品或禁藥。
在這類分析或鑑定中,一般採用氣相色層法或氣相色層-質譜法,以獲得準確的測定結果。
活動
科學鑑證專家對某受懷疑人士的尿液樣本進行測試,以判斷該人士是否服用興奮劑。如圖所示是 (a) 尿液樣本與 (b) 標準興奮劑混合物的氣相色層譜。
請回答:該人士可能服用哪種興奮劑?(提示:可選擇一項或多項)
A | B | C |
D | 未服用其中任何一種 |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運動員的尿液樣本在 \(R_t = 2.1\)、\(3.6\) 和 \(7.2 \text{ min}\) 處 (即標準色層譜中類固醇 A、B 和 D 出現訊號的位置) 均沒有訊號出現,但在 \(R_t = 5 \text{ min}\) 出現強峰,該峰與類固醇 C 的 \(R_t\) 相同。 因此,該運動員可能服用類固醇 C。
由於縱火案現場的大部分證物都被燒毀,因此調查縱火案是比較困難的。在調查過程中,較為首要的是檢測和鑑定在現場留下的任何殘餘的易燃液體,如汽油和柴油等。
使用質譜法和紅外光譜法對火場收集到的易燃液體進行分析,便能推斷易燃液體的種類。除此之外,利用紅外光譜的獨特性,將案發現場所獲取的聚合物樣本的紅外光譜與標準紅外光譜作比較,亦能幫助科學鑑證專家鑑定案發現場樣本的材料。
科學鑑證專家還可以將案發現場收集的易燃液體,或案發現場收集的泥土所釋出的易燃液體蒸氣進行氣相色層法試驗。將獲得的色層譜與各種易燃液體的標準氣相色層譜作比較,從而推斷縱火案中使用的易燃液體的種類。
化學分析方法能幫助科學鑑證專家調查疑似偽造的文件。科學鑑證專家可通過氣相色層-質譜法分析文件紙張的纖維種類,並以薄層色層法鑑定文件不同位置的墨水種類。此外,科學鑑證專家還可以利用更先進的化學分析方法,鑑定墨水的製造年份。
酒精飲品中的乙醇會影響神經系統,降低人的判斷力和駕駛技術。因此,香港政府規定,司機體內的酒精含量若超過以下標準,將會受到檢控。
初步測試司機體內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標,可使用呼氣分析儀。若需準確測定懷疑醉酒駕駛的司機體內的酒精含量以作為呈堂證據,可採用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司機的血液和尿液中的乙醇含量。
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警方常利用指紋來辨認案中疑犯和受害人的身份。
在案發現場發現的指紋,有些是可用眼睛直接觀察到的,例如染有有色物料 (如墨水和血液等) 的手指造成的指紋,或按壓在柔軟的物品表面 (如黏土和肥皂等) 所造成的指紋;而有些則是眼睛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潛在指紋,它是由手指表面的天然油脂在接觸物件後,留在物件表面而造成的。這類潛在指紋需要利用指紋粉、化學品或激光令其顯現。
分析潛在指紋的一種簡單而經濟的方法是碘昇華法。
在碘昇華法的試驗中,鑑證專家將疑似印有指紋的物品 (如紙張、木材、塑膠或玻璃器皿等) 放入盛有碘晶體的密封容器內,再將容器內溫度略微升高,令碘昇華。碘蒸氣能溶於指紋上的油脂中,令指紋成棕黃色。
用碘蒸氣顯現的指紋很容易褪色,鑑證專家需在顏色褪去前用相機拍下,或用化學品 (如苯並黃酮或 \(1\%\) 的澱粉溶液) 處理以固定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