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蒸發法 (evaporation)
蒸發法

液體在沸點以下的溫度轉變為蒸氣的過程,稱為蒸發。

蒸發法適用於可從溶液中分離出固體溶質。例如,現時很多國家都採用蒸發法從,海水中獲取食鹽。首先,將海水引入特製的圍欄內,利用陽光照射,令海水中的溶劑 (也就是水) 蒸發,剩下的便是以食鹽為主的固體溶質。

在判斷應否採用蒸發法進行分離時,你需要注意:

  • 由於在蒸發過程中溶劑完全被去除,因此,蒸發後只能得到溶液中的固體。
  • 只有當溶液中的固體溶質為單一一種時,蒸發後得到的才是純淨的固體,否則,所得到的將會是多種固體的混合物。例如,在蒸發海水後所得到的固體是以食鹽為主的多種鹽,而不是純淨的食鹽。

蒸發法獲取食鹽
蒸發裝置

常用的蒸發裝置有直接加熱和蒸汽浴加熱兩種。

直接加熱是利用本生燈直接加熱蒸發皿中的溶液,蒸乾溶劑後,留在蒸發皿中的就是原溶液中的固體溶質。

直接加熱方便快捷,且可提供較高的加熱溫度。但是,直接加熱的溫度不易控制,容易產生局部過熱的現象。因此,在蒸發過程中,要用玻璃棒沿同一方向不停地攪拌溶液,以防止由於局部過熱而造成溶液飛濺。

直接加熱蒸發

蒸汽浴加熱是,將盛有溶液的蒸發皿放置在一個裝有熱水的大燒杯上方,利用本生燈火焰加熱燒杯中的熱水,令其沸騰產生蒸汽,而蒸發皿中的溶液,是被蒸汽加熱的。在蒸發過程中,同樣要用玻璃棒沿同一方向不停地攪拌溶液。在蒸乾溶劑後,留在蒸發皿中的就是原溶液中的固體溶質。

與直接加熱相比,蒸汽浴加熱的加熱溫度較穩定,且能令溶液受熱較均勻。請注意,若待蒸發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質是受熱後容易昇華、容易分解或者容易發生其他化學反應的物質,於蒸發過程中,需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採用蒸汽浴加熱。

蒸汽浴加熱蒸發
上一節
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