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甚麼是溶液

兩種或以上純物質混合後,形成的均相、穩定的分散體系,稱為溶液 (solution)。例如,氯化鈉溶於水後,形成氯化鈉溶液。明顯地,溶液中至少含有兩種或以上純物質,因此,溶液是混合物。

氯化鈉溶於水後,便會形成氯化鈉溶液

溶液具有均相和穩定的特徵。

  • 均相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組成和性質完全相同。如所示,左側溶液中的任意一點,無論是 \(\text{A}\)、\(\text{B}\)、\(\text{C}\) 還是 \(\text{D}\),它們的顏色、密度和濃度均完全一致。這就是溶液的均相性。相反地,右側試管中的液體出現分層現象,各部分的顏色和密度等均不一致,它不是溶液。
  • 穩定性是指,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如環境溫度不變,溶液中的水不被蒸發等),即使將溶液長期放置,溶液的組成和性質亦不會發生改變。例如,我們將新鮮配製的氫氧化鈉溶液封裝到一個試劑瓶中。然後,將它在室溫下放置一個星期。通過比較可以看出,雖然溶液被放置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它依然保持著原有的組成和性質。溶液中並沒有析出任何固體,亦沒有出現分層現象。
溶液 (左) 中各部分的顏色、密度和濃度均完全一致。油水混合物 (右) 中各部分的顏色、密度和濃度不完全一致。
長期放置後,溶液的組成和性質不會改變 (新鮮配置的溶液 (左) 和已放置一週的溶液 (右))
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