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可分為直鏈烷和含支鏈烷。
烷基,就是把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去掉後餘下的部分。
例如,甲烷分子去掉一個氫原子後餘下的部分就是甲基;當乙烷中的一個減去一個氫原子後餘下的部分就是乙基。
由於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複雜,所以國際純化學及應用化學學會制定了一套系統命名法(IUPAC命名法)。本節,我們就來學習烷的系統命名,然後在命名規則的基礎上,掌握烷的結構式的書寫方法。
直鏈烷的命名直接且簡單:只需要清楚數出碳鏈的長度,然後將其轉化成相對應的字首,稱為「某烷」。
簡易結構式 | 碳原子數目 | 字首 | 烷的名稱 |
---|---|---|---|
\(\ce{CH4}\) | \(1\) | 甲 | 甲烷 |
\(\ce{CH3CH3}\) | \(2\) | 乙 | 乙烷 |
\(\ce{CH3CH2CH3}\) | \(3\) | 丙 | 丙烷 |
\(\ce{CH3(CH2)2CH3}\) | \(4\) | 丁 | 丁烷 |
\(\ce{CH3(CH2)3CH3}\) | \(5\) | 戊 | 戊烷 |
\(\ce{CH3(CH2)4CH3}\) | \(6\) | 己 | 己烷 |
\(\ce{CH3(CH2)5CH3}\) | \(7\) | 庚 | 庚烷 |
\(\ce{CH3(CH2)6CH3}\) | \(8\) | 辛 | 辛烷 |
\(\ce{CH3(CH2)7CH3}\) | \(9\) | 壬 | 壬烷 |
\(\ce{CH3(CH2)8CH3}\) | \(10\) | 癸 | 癸烷 |
\(\ce{CH3(CH2)9CH3}\) | \(11\) | 十一 | 十一烷 |
\(\ce{CH3(CH2)10CH3}\) | \(12\) | 十二 | 十二烷 |
\(\ce{CH3(CH2)11CH3}\) | \(13\) | 十三 | 十三烷 |
含支鏈烷比直鏈烷多了支鏈部分(烷基)。
因此,命名含支鏈烷的關鍵就是,在母碳鏈的基礎上,清楚地表示出烷基。
通過下面的動畫,學習烯的系統命名。
說明:對於母碳鏈含 \(3\) 個碳原子的丙烯而言,因為雙鍵位置在 \(1\) 號化學鍵 (\(\ce{CH2=CHCH3}\)) 和 \(2\) 號化學鍵 (\(\ce{CH3CH=CH2}\)) 沒有區別,所以當母碳鏈是丙烯時,不需要註明雙鍵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