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礦物質。若植物缺乏了某種礦物質,便會得營養缺乏症。
氮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也是葉綠素和植物激素的組成成份。土壤中的氮以硝酸鹽 (\({\rm{N}}{{\rm{O}}_3}^- \)) 及銨鹽 (\({\rm{N}}{{\rm{H}}_4}^+ \)) 的形式存在。植物通常吸收硝酸鹽。植物無法從空氣中直接吸收氮氣。缺氮會使植物生長緩慢,莖部幼弱,葉片細小、發黃 (因缺乏葉綠素),俗稱萎黃病。
仔細觀察動畫,缺乏礦物質的植物跟正常植物相比,其生長會受到甚麼影響?
磷是組成核酸 (DNA 和 RNA)、細胞膜 (其中的磷脂雙分子層)、ATP 和一些輔酶 (NADP) 的主要成份之一。磷在土壤中以磷酸鹽 (\({\rm{P}}{{\rm{O}}_4}^{3-}\)) 的形式存在,可被植物吸收。缺磷使植物生長緩慢,葉子呈深綠色,或因積聚花色素苷(一種紅色色素)而變成紫綠色或紫色。
葉綠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主要成分除了碳、氫和氧外,還有鎂。土壤中含有溶於水的鎂離子(\({\rm{M}}{{\rm{g}}}^{2+} \)),可被植物吸收用來製造葉綠素。缺鎂會使植物生長緩慢,葉子因缺乏葉綠素變黃(萎黃病),但葉脈仍綠。
鉀在生物體內能參與某些酶反應,還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質轉運。鉀在土壤中主要以鉀離子 (\({{\rm{K}}^ + }\)) 的形式存在。缺鉀會使植物變得生長緩慢,葉子捲曲,葉片邊緣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