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可分為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動脈粥樣硬化,是威脅香港人健康的第二大殺手。
心血管疾病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性別、生活習慣、膳食、家族病史、肥胖、壓力、其他疾病等。
身體內多餘的膽固醇和脂肪會堆積在動脈血管的內壁,使血管變硬變窄,血流受阻,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過量的血細胞、膽固醇積聚在冠狀動脈內壁,便會形成噬菌斑。若噬菌斑越長越大則會堵塞血管,繼而引發心肌梗死。
若腦部血管爆裂,或凝血塊阻塞為腦部供血的動脈,腦細胞因得不到氧氣而死亡,會導致中風甚至癱瘓。
冠狀動脈供應氧和營養物質給心肌,以維持正常的心跳。若冠狀動脈被積聚在血管內壁的膽固醇、脂肪和血凝塊堵塞,血管就會變窄,血液運輸繼而受阻,心肌便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和氧氣,無法有節律地收縮,進而導致冠心病。心臟病發作時,病人會感到胸悶、胸疼、呼吸困難,若不立即救治,可能會導致心跳停止而死亡。
若心臟泵壓血液太用力,或動脈管腔因膽固醇堵塞而變窄,血流施加在血管壁上的壓力增大,都會引起高血壓。血壓過高會破壞血管,形成的傷痕組織進一步收窄血管,增加患冠心病、中風的機率。
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血管擴張手術又稱氣球血管形成術。這項手術會把一個帶氣球的金屬支架插入冠狀動脈堵塞處,給氣球充氣,膨脹的氣球撐開金屬支架並擠壓噬菌斑。氣球抽離後,被撐開的支架保持血管張開,使血液順利流過。
心力衰竭或終末期心臟病患者,需要從器官捐贈者身上移植健康的心臟,以延續生命。心臟移植手術風險較大,需要克服免疫排斥問題,並需要植入人工起搏器,使心臟搏動,控制心搏週期。
冠狀動脈為心肌供血。當冠狀動脈被阻塞時,心臟便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此時,醫生可施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手術需要取一段病人腿部的靜脈,把堵塞部位以下的冠狀動脈分支與大動脈連接起來,像一座架起的橋樑,接通了大動脈和冠狀動脈,使血液可順利繞過阻塞部位到達心肌,從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狀態。因此這項手術又稱為「搭橋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