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化學進化理論,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在地球進化出生命的機率實在太小。他們認為宇宙空間普遍存在著有生命的個體,而地球上的生命就是來自外太空。
太空極其廣闊,近似太陽的恆星成千上萬,類似地球的行星數目更是難以估計。許多人都相信,育有生命體不單單是地球的「專利」,而根據宇宙理論,地球上的生命,更是來自外太空、一個未為人知的環境和情況下出現的。他們相信,簡單的生命體由外太空來到地球後,經許多年的演化,成為今時今日眾多不同的物種。
生命來自外太空?
相信宇宙理論的科學家認為,地球生命之源可能來自 40 億年前墜入海洋的一顆或數顆彗星 (或隕石) ,來自太空的彗星 (或隕石) 就好像生命載體一般,把生命由外太空帶到地球上。
事實上,科學家曾於 1984 年,在南極艾倫丘陵中收集到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 (被命名為『艾倫·希爾斯 84001』)。通過對這顆隕石長達 10 多年的研究,科學家們在隕石內部發現了一些與生命有密切關係的痕跡:碳酸鹽小球、多環芳香烴 (PAHs) 和微磁鐵礦晶體的存在。他們推測可能是石化了的細菌;而在 2009 年最新的研究結果中,科學家也公佈了兩塊有微生物證據的火星隕石。
隕石:這是太空的生命載體嗎?
地球的鄰居:火星
美國太空總署的空間物理學家穆馬及德國來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格林伯格更主張,地球生命之源可能來自 40 億年前墜入海洋的一顆或數顆彗星。他們認為,星際空間中含有大量的塵埃,這些塵埃經過恆星所發出的紫外光照射後,可以轉變為有機物質,其中包括生物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來自宇宙的有機分子進入地球後,溶解在原始海洋中,再經過如化學進化理論所形容的聚合過程,就會形成第一個生命體。
有機分子來自外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