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基礎遺傳學
遺傳:物種的傳承

生物其中一個定義,就是具有生殖 (reproduction) 的能力,以確保物種能延續到下一代,並保存著物種獨有的形態、特徵和行為。把上一代(親代,一般以「P」代表)的特徵傳承到下一代(子代,一般以「F」代表)的現象,這就是遺傳 (inheritance)。

子代的特徵,在物種和品系層次上,和親代一模一樣。例如,一對牧羊犬交配,只會誕下牧羊犬(同品系),不會誕下老虎(不同物種),也不會繁殖出狼狗(不同品系)。

事實上,地球上過百萬種生物都擁有遺傳的能力,假若一種生物失去遺傳的能力,該物種將會在這一代之後永遠消失!

土撥鼠把獨有的形態、特徵和行為都遺傳到下一代

遺傳的變異

雖然子代的物種和品系跟親代是一致的,但在更細微的層次,例如子代的外觀和各種生理特徵,經常跟親代並不相同,而子代個體之間,也常見各種差異。這種同種生物之間的差異,稱為變異 (variation)。例如一胎所生的小狗,牠們跟親代的樣貌多數會出現變異,子代小狗間也同樣出現變異。

遺傳學 (genetics) 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了解遺傳過程中的傳承與變異。除了為了滿足好奇心外,遺傳學亦可在醫學和農業範疇應用,與人類社會關係密切。在這個學習單元,我們將會學習現代遺傳學的基礎知識。

一胎所生的小狗也各有不同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

孟德爾 (Gregor Mendel, 1822 - 1884) 是一位來自奧地利某修道院的修士,他對遺傳學的研究充滿熱忱,被稱為「遺傳學之父」,現在讓我們看看他的生平故事吧!

孟德爾的生平

豌豆的雜交方式

孟德爾在豌豆實驗中,不斷培殖豌豆子代,並記錄子代的特徵。過程中每次親代個體的交配(即授粉)都受到嚴謹的監控。

豌豆擁有自花授粉,也能異花授粉的特性:

  1. 自花授粉 —— 指花粉從花藥(父本)傳遞至同一株植物花朵的花柱(母本)。由於豌豆的傳粉早於花朵盛開前已在花蕾內進行,因此在自然環境中較少出現異花授粉,毋須另外人工遮蔽花藥和花柱。

  2. 異花授粉 —— 在豌豆散播花粉前剪去花藥,並保留花柱。實驗者可以控制授粉來源(右動畫),人工雜交出不同性狀的純種豆株(互相雜交能產生相同特徵的植物)。

實驗開始前,孟德爾用了兩年時間培植了擁有各類豌豆性狀特徵的純種豆株。這設立了性狀比較的基點:往後實驗產生的豌豆性狀變化,就能被歸因為實驗過程的結果,而非實驗前已存在的因素。

孟德爾對豌豆進行人工授粉的過程


培植純種矮莖豌豆株的過程

豌豆的對比性狀

為甚麼孟德爾選擇以豌豆進行實驗?其中一個原因是豌豆的性狀容易辨別和比較。生物中同一種性狀可能有不同的表達型,稱為對比性狀。例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一對對比性狀,豌豆的綠色豆莢和黃色豆莢也是一對對比性狀。

孟德爾挑選了豌豆的七項特徵(見右表),以及其他兩種豆類重複進行實驗。

孟德爾所研究的豌豆性狀

孟德爾的實驗邏輯

孟德爾的實驗邏輯清晰明確,合符科學精神:

小結
  • 遺傳是把親代的特徵傳承到子代,其中子代的物種和品系跟親代是一致的。
  • 子代與親代之間的外觀和生理特徵常存在變異
  • 孟德爾是一位來自奧地利的修士,他進行了一連串的豌豆實驗,發現了遺傳的基本定律,因此被稱為「遺傳學之父」。
  • 豌豆能進行自花和異花授粉,並具有多種容易分辨的對比性狀。
  • 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邏輯清晰明確,合符科學精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