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溫度對電阻的影響
溫度對金屬導體電阻的影響

金屬中形成電流的是自由電子,而電阻源於電子在運動過程中與原子核的碰撞。金屬的原子核會在其位置附近振動。低溫時,原子核振動較弱,電子得以較順暢的通過。隨著金屬導線溫度的升高,原子核的振動加劇,會阻礙電子的通過,使金屬導線的電阻增加。

鎢絲燈泡的燈絲是由金屬鎢製作的。但我們測量燈泡的電流與電壓的關係時,發現鎢絲的電阻隨電流增加而增大,似乎不符合歐姆定律。其實,這正是由燈泡電流的增加使得鎢絲的溫度升高,令電阻變大。

低溫時金屬原子核振動較弱,運動的電子得以較順暢的通過。
高溫時金屬原子核振動劇烈,阻礙了電子的運動。所以加熱金屬導線會使其電阻增加。
溫度對半導體電阻的影響

半導體中,原子核通過共用最外層電子,形成共價鍵聯繫在一起,排布成晶格。在熱的作用下,一些共價鍵上的電子得以掙脫,能在導體中自由移動。所以當溫度上升,便會有更多的電子掙脫出來,參與導電。這樣,在同樣電壓下,半導體的電流增大,電阻變小。

人們利用這一特性,製作出熱敏半導體電阻,通過測量電阻是否增加來感知溫度的升高。

半導體中原子核靠共價鍵排布成晶格。熱的作用會激發共價鍵中的電子掙脫出來,能在導體中移動。被激發的電子留下的空位被稱為空穴。低溫時只有少量的電子被激發。
高溫時有大量的電子被激發,參與導電,使半導體的電流增大,電阻降低。
上一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