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縱波是一種傳遞疏密度的波,這令縱波質點的運動不易掌握(見)。要解決這困難,我們可以藉橫波的方式來表現縱波,循此方向製作縱波的位移-距離 (\(s\)-\(d\)) 關係線圖,以便分析縱波質點的運動。現考慮運動中的一列縱波,顯示了某時刻質點及其平衡位置,以下是建立縱波 \(s\)-\(d\) 線圖的步驟:
有了縱波的 \(s\)-\(d\) 關係線圖,便能以分析橫波的方法,找出縱波中質點的運動狀態。但要強調一點,\(s\)-\(d\) 關係線圖只顯示了波上某一刻各質點之位移。當縱波波形隨時間變化時,其 \(s\)-\(d\) 圖也跟著改變,如所示。
如上一節所述,\(s\)-\(d\) 關係線圖顯示的,乃某一刻於波上各位置的質點之位移。若要關注某質點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可以繪出該質點的位移-時間 (\(s\)-\(t\)) 關係線圖。跟橫波一樣,縱波的 \(s\)-\(t\) 關係線圖能描述波中 其中一個質點 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以助了解質點的振動情況。
便以某列向右傳播的縱波的其中一個質點 "R" 為例,顯示了該質點的 \(s\)-\(t\) 關係線圖。該關係線圖的設置亦與橫波的相同:
【\(s\)-\(t\) 線圖的橫軸】橫軸為時間 \(t\);
【\(s\)-\(t\) 線圖的縱軸】縱軸為質點相對於其平衡位置的位移 \(s\)。
這裡要再次強調一點,波上不同位置的質點在同一波長內,它們的 \(s\)-\(t\) 關係線圖是不同的。便顯示了某向右傳播縱波上,多顆不同位置質點的 \(s\)-\(t\) 關係線圖了。由線圖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