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庫倫定律
如何計算電荷之間靜電力的大小呢?

\(1785\) 年,法國物理學家庫倫 (Charles Coulumb, \(1736 — 1806\)) 從實驗結果總結出兩個靜止的點電荷之間,當中靜電力所遵循的基本規律,後來人們稱之為庫倫定律。讓我們考慮真空中的兩個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當兩個點電荷(分別含電量 \({{Q}_{1}}\) 和 \({{Q}_{2}}\))之間的距離是 \(r\)(),它們之間的靜電力 (\(F\)) 以庫倫定律的數學式可表達為

\(\displaystyle{F=k\frac{{{Q}_{1}}\ {{Q}_{2}}}{{{r}^{2}}}}\)

式中的 \(k\) 為比例常數,通過實驗測得 \(k = 8.9875 \times 10^{9}\ \text{N}\ {{\text{m}}^{2}}\ {{\text{C}}^{-2}}\)。

兩個點電荷(\({{Q}_{1}}\) 和 \({{Q}_{2}}\))間的距離為 \(r\)

為了使庫倫定律推導出來的一些常用公式中不出現因數 \(4 \pi \),科學家引入新的常量 \({{\varepsilon }_{0}}\),並定義

\(\displaystyle{k=\frac{1}{4\pi \ {{\varepsilon }_{0}}}}\)

於是,真空中的庫倫定律還可寫作

\(\displaystyle{F=\frac{1}{4\pi \ {{\varepsilon }_{0}}}\frac{{{Q}_{1}}\ {{Q}_{2}}}{{{r}^{2}}}}\)

引入的 \({{\varepsilon }_{0}}\) 稱為真空介電常數,也稱真空的電容率 (permittivity):

\({{\varepsilon }_{0}}={1}/{\left( 4\pi \ k \right)}\;=8.85\times {{10}^{-12}}\ {{\text{C}}^{2}}\ {{\text{N}}^{-1}}\ {{\text{m}}^{-2}}\)

若電荷並非處於真空而是某介質中,式中的 \({{\varepsilon }_{0}}\) 便要改為該介質的介電常數()。

當電荷處於某介質中,例如水,介電常數等於 \(7.08 \times 10^{−10} \ {{\text{C}}^{2}}\ {{\text{N}}^{-1}}\ {{\text{m}}^{-2}}\)
上一節
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