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我們可以將原子的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原子序和質量數的換算關係總結如下:
\[\text{原子序} (Z) = \text{原子的質子數目} = \text{原子的電子數目}\] \[\text{質量數} (A) = \text{質子數目} + \text{中子數目}\]因此,根據原子的原子序和質量數,可以推算出它的質子、中子和電子數目。
例如,對於完整符號為 \(\ce{^{11}_{5}B}\),
該原子的質子數目 = 電子數目 = 原子序 = \(5\);
該原子的中子數目 = 質量數 \(-\) 質子數目 = \(11-5\) = \(6\)。
相反地,根據原子的質子 (或電子) 和中子數目,亦能夠推算出它的原子序和質量數。例如,某原子含有 \(18\) 個中子 和 \(17\) 個電子,那麼,
該原子的原子序 = 質子數目 = 電子數目 = \(17\);
該原子的質量數 = 質子數目 + 中子數目 = \(17 + 18\)= \(35\)。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洩漏事故。3 月 26 日,在香港境內檢測到碘\(\text{-}131\) 輻射。碘\(\text{-}131\) 的完整符號是 \(\ce{^{131}_{53}I}\),那麼,
它的質子數 = ;
它的電子數 = ;
它的中子數 = 。
在福島核洩漏事故後,日本 10 個都道府縣的大氣中均檢測出一種具有放射性的鍶原子。這種鍶原子的質子數為 \(38\),中子數為 \(52\),那麼,
它的電子數 = ;
它的原子序 = ;
它的質量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