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 (electrolysis),是用電能來引發化學反應的過程。在電解的過程中,較複雜的化合物,在電力的迫使之下,被分解成更簡單的純物質。
電解的裝置,稱為電解池 (electrolytic cell)。利用互動程式,學習電解池的構成,並嘗試回答下列問題:
電解池主要包括哪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甚麼是電解質?
何為陰極?何為陽極?電解池中的哪個電極是陽極,它是正電極還是負電極?
電解池是指發生電解的裝置。電解池主要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
電解質 (electrolyte) 是在熔融狀態下或溶於水後,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由此可見,電解質具備以下兩個特徵:
例如,固態氯化鈉不能導電,但在加熱至熔融狀態後,它能夠導電,因此氯化鈉是電解質。
陽極 (anode) 是指發生氧化反應的電極。
電解池的陽極是與外接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接的電極。當接通直流電源後,外接電源的正極將電子從電解池中與之連接的電極上吸走,令它帶上正電。電解質中帶負電荷的陰離子,因正負電荷的相互吸引作用,聚集到這個電極附近。在電解過程中,陰離子在這個電極上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
由於該電極在外加電力的作用下帶上正電,因此它是正電極。
陰極 (cathode) 是指發生還原反應的電極。
電解池的陰極是與外接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接的電極。當接通直流電源後,電子從外接電源的負極,流往電解池內與之連接的電極,令它帶上負電。電解質中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因正負電荷的相互吸引作用,聚集到這個電極附近。在電解過程中,陽離子在這個電極上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由於該電極在外加電力的作用下帶上負電,因此它是負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