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右側的互動中,展示了對於任意可逆反應:
\[\text{A}\left( \text{g} \right)\ \rightleftharpoons \ \text{B}\left( \text{g} \right)\]改變 \({{K}_{\text{c}}}\)(\(\displaystyle{{{K}_{\text{c}}}\ \text{=}\ \frac{\left[ \text{B}\left( \text{g} \right) \right]}{\left[ \text{A}\left( \text{g} \right) \right]}}\))時,平衡位置(即平衡混合物中,生成物與反應物的比率)所發生的變化。請同學們通過調節 \({{K}_{\text{c}}}\) 並觀察平衡位置的移動,回答以下問題。
結論:
平衡常數的大小反映可逆反應達至平衡狀態時,反應物轉化為生成物的程度。即:平衡常數越大,平衡位置越靠近生成物;相反,平衡常數越小,平衡位置越靠近反應物。
也就是說:不可逆反應可被視為平衡常數無限大的反應過程。
注意:平衡常數只能表示達至平衡狀態時,體系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相對含量,而與達至平衡所需的時間無關,即與反應速率沒有必然聯繫。
平衡常數 | 平衡混合物中生成物的比例 | 平衡位置越靠近 | 反應程度 |
---|---|---|---|
越大 | 越高 | 生成物 | 越高 |
越小 | 越低 | 反應物 | 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