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配平氧化還原半反應式
平衡半反應式

任何氧化還原反應,都包括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可以分別用反應式來描述,稱為半反應式。其中:

  • 氧化反應的半反應式:由被氧化的物質和氧化產物構成的半反應式
  • 還原反應的半反應式:由被還原的物質和還原產物構成的半反應式

半反應式通常是以離子反應式的形式展示的,因此也稱為離子半反應式

根據指引完成元素與離子和多原子離子涉及的氧化/還原半反應式的書寫。

配平元素與離子之間的半反應式:
  • \(\text{C}{{\text{l}}_{\text{2}}}\left( \text{g} \right)\) 在反應過程中
    • 失去
    • 獲得
    電子,形成 \(\text{C}{{\text{l}}^{-}}\left( \text{aq} \right)\),發生
    • 氧化反應
    • 還原反應

    \(\text{C}{{\text{l}}_{\text{2}}}\left( \text{g} \right)\) +
    • \({{\text{e}}^{-}}\)
    • \(\text{2}{{\text{e}}^{-}}\)
    \(\to \ \text{2C}{{\text{l}}^{-}}\left( \text{aq} \right)\) +
    • \({{\text{e}}^{-}}\)
    • \(\text{2}{{\text{e}}^{-}}\)

  • \(\text{Zn}\left( \text{s} \right)\) 在反應過程中
    • 失去
    • 獲得
    電子,形成 \(\text{Z}{{\text{n}}^{\text{2+}}}\left( \text{aq} \right)\),發生
    • 氧化反應
    • 還原反應

    \(\text{Zn}\left( \text{s} \right)\) +
    • \({{\text{e}}^{-}}\)
    • \(\text{2}{{\text{e}}^{-}}\)
    \(\to \ \text{Z}{{\text{n}}^{\text{2+}}}\left( \text{aq} \right)\) +
    • \({{\text{e}}^{-}}\)
    • \(\text{2}{{\text{e}}^{-}}\)

配平元素與離子之間的半反應式的一般規律:
  1. 滿足離子反應式的要求,即:反應式兩方原子和電荷都要守恆。
  2. 標明得失電子的數目,以加號連接。獲得電子的過程寫在左方;失去電子的過程寫在右方。
配平多原子離子涉及的半反應式:

以酸化重鉻酸根離子(\(\text{C}{{\text{r}}_{\text{2}}}{{\text{O}}_{\text{7}}}^{\text{2}-}\left( \text{aq} \right)/{{\text{H}}^{\text{+}}}\left( \text{aq} \right)\))還原反應為例,介紹如何配平多原子離子涉及的氧化/還原半反應式。

第一步:寫出未配平的離子半反應式。

重鉻酸根離子發生還原反應時,生成鉻(III) 離子。

\[\text{C}{{\text{r}}_{\text{2}}}{{\text{O}}_{\text{7}}}^{\text{2}-}\left( \text{aq} \right)\ \to \ \text{2C}{{\text{r}}^{\text{3+}}}\left( \text{aq} \right)\]
  • 平衡氧原子:反應式的左方含有七個氧原子,需要在反應式的右方加上七個
    • 氧原子
    • 水分子
    • 氫氧離子
  • 平衡氫原子:反應式的右方添加的七個水分子中,含有十四個氫原子,需要在反應式的左方加上十四個
    • 氫原子
    • 氫離子
    • 氫氧離子
  • 原子平衡的離子反應式: \(\text{C}{{\text{r}}_{\text{2}}}{{\text{O}}_{\text{7}}}^{\text{2}-}\left( \text{aq} \right)\) +
    • \(\text{14H}\left( \text{aq} \right)\)
    • \(\text{14}{{\text{H}}^{\text{+}}}\left( \text{aq} \right)\)
    • \(\text{14O}{{\text{H}}^{-}}\left( \text{aq} \right)\)
    \(\to \ \text{2C}{{\text{r}}^{\text{3+}}}\left( \text{aq} \right)\) +
    • \(\text{7O}\left( \text{aq} \right)\)
    • \(\text{7}{{\text{H}}_{\text{2}}}\text{O}\left( \text{l} \right)\)
    • \(\text{7O}{{\text{H}}^{-}}\left( \text{aq} \right)\)

  • 反應式的左方含有
    • 十四
    • 十二
    電荷;
  • 反應式的右方含有
    電荷。
  • 所以,需要在反應式的
    • 左方
    • 右方
    加上
    個帶有
    電荷的電子。
  • 平衡的離子反應式:
    \(\text{C}{{\text{r}}_{\text{2}}}{{\text{O}}_{\text{7}}}^{\text{2}-}\left( \text{aq} \right)\ +\ \text{14}{{\text{H}}^{\text{+}}}\left( \text{aq} \right)\ \) +
    • \(\text{4}{{\text{e}}^{-}}\)
    • \(\text{6}{{\text{e}}^{-}}\)
    • \(\text{8}{{\text{e}}^{-}}\)
    \(\to \ \text{2C}{{\text{r}}^{\text{3+}}}\left( \text{aq} \right)\ \text{+}\ \text{7}{{\text{H}}_{\text{2}}}\text{O}\left( \text{l} \right)\) +
    • \(\text{4}{{\text{e}}^{-}}\)
    • \(\text{6}{{\text{e}}^{-}}\)
    • \(\text{8}{{\text{e}}^{-}}\)

上一節
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