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脂質
簡介

脂質由碳(C)、氫(H)和氧(O)三種元素組成,其中氫原子的數量遠遠多於氧原子的數量(超過兩倍),例如橄欖油化學式為 C57H104O6

脂質的生成:脂質由脂肪酸和甘油經縮合反應而成。甘油含有三個羥基(-OH),可與三個脂肪酸的羧基(-COOH)結合,失去三個水分子形成酯鍵。天然的脂質都含有甘油,不同脂質含有不同的脂肪酸。

脂肪酸:脂肪酸都含有一個羧基(-COOH),羧基是極性的,具有親水性。脂肪酸的其他部分由碳(C)和氫(H)構成的長鏈,是非極性的,具有疏水性。

脂質不溶於水,但易溶於有機溶劑,如乙醇和丙酮等。脂質的密度比水小。

脂質的生成
種類


大多數的動物脂質是飽和的(碳鏈中不含雙鍵),在室溫下呈固態或半固態,如牛和豬的脂肪。而大多數的植物的脂質是不飽和的(碳鏈中含有雙鍵),在室溫下呈液態,如橄欖油,粟米油。


脂質中與甘油結合的三個脂肪酸,若其中一個轉換成磷酸鹽(PO43-),便會形成磷脂。磷酸鹽是極性的,具有親水性,磷脂的其他部分則是非極性的,具有疏水性。 磷脂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參看模組3


  1. 膽固醇: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他會限制磷脂的流動性;若攝入量過多,膽固醇會積聚在動脈壁上,使動脈壁增厚彈性降低,容易引發心臟病和中風。
  2. 激素:類固醇對某些激素的合成極為重要,如雌激素、維他命 A 和維他命 D。

脂肪和油
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攝入過多膽固醇使動脈壁增厚
功能
  1. 脂質是生物主要的能量儲備物質。脂質在動物中以脂肪組織,在植物中以油的形式存在。

  2. 哺乳動物的皮下脂肪如同絕緣層,減少熱量的散失。

  3. 植物和昆蟲有一層脂質的蠟質角質層,能防止水分向空氣中揮發。

  4. 內臟器官如腎臟中的脂質如同防震器,具有保護作用。

  5. 磷脂和膽固醇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與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和流動性有關。

  6. 原料脂質是類固醇激素如雌性激素、膽鹽、維他命 A 和 維他命 D 的製造原料。

脂質中含有大量能量
皮下脂肪減少熱量的散失
蘋果表皮的脂質角質層是防水層
腎臟中的脂質具有保護作用
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上一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