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的人口爆炸性增加,加上現代科技的幫助,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大自然對受破壞的生態系,是有多個機制自行修補、補充,例如被捕撈的魚群,可藉魚類的高繁殖能力補充數量。一個可持續 (sustainable) 的生態系,就是一個能持續修補而維持下去的生態系。
但人類對生態系破壞的程序越來越高、越來越有效率,人類對生態系的破壞漸漸超越了自然自行修補的能力,令生態系漸漸變得不可持續 (non-sustainable),這會導致人類可使用的資源越來越少,環境的惡化、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居住。
自然保育 (natural conservation) 就是對環境加以經營和管理,使其能對現今人口產生最大持續的利益,同時保持其潛能,以滿足後世人們的需要與期望。
環境需要經營和管理,才符合最大持續的利益
如何經營和管理環境,使自然生態系能「可持續」呢? 第一個方法是保護天然生境。
天然生境 (habitat) 是生物居住的地方,生境遭到破壞,住在其中的所有生物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死亡,因此,保護物種豐富的生境對生態系的保育十分重要。
世界上多國政府都劃出保護區,如國家公園、郊野公園、國家保護區、海岸公園、自然保護區等,作為保護天然生境的區域。一般在保護區內不能隨便破壞天然地貌,進行大型建築工程,也不能捕獵野生動物。
試點擊以下照片,看看世界各地的自然保護區。
各國的天然保護區
由於人類的活動,世界上有些種群數量大大減少,甚至到了接近絕種的程度,這些物種叫瀕危物種 (endangered species)。
為了保護這些瀕危物種,環保團體和多國的環境部門劃定瀕危物種的名單,並訂立法案,禁止捕殺瀕危物種,及劃定保護區,保障牠們的生境。
試點擊以下照片,看看世界各地的瀕危物種。
世界各地的瀕危物種
過量開發天然資源,會導致資源耗盡。
可再生資源能自行獲得「再生」,因此控制開發資源的速度低於再生速度,就能達致「可持續」的狀態。
不可再生資源沒有再生的能力,控制用量和尋找替代資源,才能減慢資源耗盡的速度。
以下我們看看如何能管理天然資源的開發吧:
各種資源的管理
污染 (pollution) 導致環境惡化,其中的物種的種類和種群大小皆會減少。以下我們看看如何減少各種的污染吧:
各種減少污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