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生態演替
演替的過程

在每一個生態系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環境)之間都有著互動的關係:環境影響生物的生存,而生物改變環境條件。

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的互動下,一個地方中群落的組成會隨著時間漸漸改變,這個過程稱為「演替」(succession)。

演替中群落的改變,通常這個改變是有指定的方向,而我們進行觀察,是以不同時段中群落的優勢物種 (dominant species) 作代表的。在演替的過程中,根據優勢生物的改變,分為幾個階段,稱為「演替系列階段」(seral stage)。

演替的出現,是因為每個演替系列階段的群落漸漸改變了環境中的非生物因子,導致該生境漸漸變得不適合原來的優勢物種,反而越來越適合一些外來的其他物種。外來的物種會漸漸在競爭中淘汰舊的優勢物種,而發展成新的優勢物種。

由草地群落演替為林地的過程(請點擊進入)

頂極群落

頂極群落 (climax community) 就是一個已進入成熟和穩定狀態的群落,再沒有新的物種淘汰舊的優勢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物種。

在頂極群落中,生境支持著最多數量的生物生存,例如在熱帶水域的珊瑚礁群落,支持著極大數量和種類的生物,且已進入成熟和穩定的狀態,若沒有遭遇到大型自然災變(如海底火山爆發)、氣候轉變,或是人類活動的干擾,頂極群落將一直維持下去。

熱帶水域的珊瑚礁群落

演替的種類

演替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原生演替 (primary succession),和次生演替 (secondary succession)。


荒蕪石面的演替例子

我們以荒蕪石面(光禿禿的石頭表面)為例子,看看原生演替怎樣發生!

荒蕪石面的演替過程(請點擊各群落按鈕進入)

小結
  • 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的互動下,一個地方中群落的組成會隨著時間漸漸改變,這個過程叫演替
  • 演替的出現,是因為每個演替系列階段的群落漸漸改變了環境中的非生物因子,導致該生境漸漸變得不適合原來的優勢物種,反而越來越適合一些外來的其他物種,而發展成新的優勢物種
  • 頂極群落就是一個已進入成熟和穩定狀態的群落,再沒有新的物種淘汰舊的優勢物種
  • 演替分為兩大類: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