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孟德爾雜交實驗的過程
雙性狀雜交呈現顯隱性

孟德爾從豌豆的單一性狀開始研究,發現了遺傳性狀的分離定律。下一個研究焦點,是超過一個性狀時的遺傳規律,其中包括:性狀分離現像在多基因的情況會出現嗎?基因之間會互相影響表達嗎?

孟德爾繼續使用豌豆作雜交實驗,針對「種子顏色」和「種子形狀」兩項對比性狀,培植了幾系同時有兩項特徵的純種豌豆:1. 黃色及圓滑;2. 綠色及皺皮,然後把它們雜交。

他發現兩種性狀 (顏色和形狀) 純合體雜交,第一子代的豌豆只表達了一種性狀:黃色圓粒。雙性狀的雜交結果跟單性狀雜交的結果相似:有兩種親代的特徵沒有在子代表達,是隱性性狀。請點擊下表,把各種表現型分辨。

雜交親代與第一子代的表現型

隱性性狀在 F2 顯現

「綠色」及「皺皮」兩種特徵沒有在第一子代表達。如果它們像單基因遺傳一樣,隱藏在於第一子代的個體,這些隱性性狀應能顯現在第二子代的部份個體。

孟德爾播下 F1 種子,讓長出的植株自花傳粉,產生的 F2 豌豆,有 4 種表現型(見右圖)。

在親代,黃色與圓滑表達在同一個體;綠色與皺皮也是;但在第二子代,這種連繫在一些個體打破了。這意味著:控制「顏色」和「形狀」的等位基因能在遺傳過程中重新組合,形成新的、不同於親代表現型的「重組表現型」。

第二子代有四種表現型,其中兩種是前面兩代沒有的

表現型比例

性狀比例圖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子代全是雙基因雜合體。如果它們的等位基因,能在遺傳過程中自由配對,會如何影響第二子代的表現型?

F2 的整體表現型分佈,會是兩個性狀個別分佈的複合(見右表) ,其中:

  1. 表現型的種類:有兩種重組表現型出現。它們來自親代表現型的重組

  2. 表現型的分佈:整體比例為 9∶3∶3∶1,雙顯性佔多數,雙隱性佔少數

孟德爾收集的實驗數據,跟預期結果非常吻合,有力地支持了「不同的性狀能夠在遺傳過程中隨機地重新組合」這個假說。

孟德爾的實驗結果

比例的由來

兩個單基因雜合體的後代,會衍生 2 種表現型,比例都是 3∶1 (單基因雜交比例)。

兩個雙基因雜合體的後代,會衍生 4 種表現型,比例是 9∶3∶3∶1 (雙基因雜交比例)。

右圖的練習,檢視各豌豆表現型的比例:


可以說,「9∶3∶3∶1」是「3∶1」的「雙基因版」。

從孟德爾雙基因雜交實驗統計單個性狀的分離比

小結
  • 豌豆的複合性狀遺傳,遵循性狀分離定律,隱性徵狀能隔代重新表達
  • 在遺傳過程中,不同性狀能獨立地自由重組,在部份子代形成不同於親代表現型的重組表現型
  • 單基因雜合體的子代,「顯∶隱」表現型比例是 3∶1;這衍生出雙基因雜合體的子代表現型「顯-顯∶顯-隱∶隱-顯∶隱-隱」,比例為 9∶3∶3∶1
  • 雙基因雜合雜交的子代表現型分佈,以單一對比性狀考慮時,仍遵循 3∶1 的分佈規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