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新物種的形成過程
物種的定義

在學習新物種形成的過程之前,我們必須重溫「物種」的定義,以認識種群基因流動或傳承的情況。

物種 (species) ,就是一組能夠藉雜交進行繁殖,產生具生殖能力的下一代的一個生物種類;假若兩個生物個體能進行交配,而產生的下一代亦具生殖能力,那麼這兩個個體就屬同一個物種。

同一個物種的個體之間,都存在著差異。例如不同的人類,有多種不同的膚色、眼睛顏色等差異,但都屬同一個物種。

不同的物種間也有機會進行交配,產生下一代。但由於所產生的下一代不能再繁殖下去,因此兩個親本就定義為不同的物種。例如獅子能與老虎交配,生產出獅虎獸 (Liger) 和 虎獅獸 (Tigon) ;驢和馬交配,生產出馬騾和驢騾。可是,這些下一代都不具生殖能力。

牠們是同物種的生物嗎?

基因的交流

進化與物種有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基因的交流。

生物的特徵能傳遞到下一代,關鍵在於存藏在每個細胞中的遺傳物質 ── 基因。由於自然選擇,種群的特徵出現改變,這種改變必須也出現在種群的基因之中,才能傳承下去,令種群朝一個方向進化 (例如:脖子越來越長) 。可是,進化中的種群若仍能與其他種群進行交配,並產生下一代,原來的基因就有機會重新佔據種群的基因庫,令進化的方向逆轉或消失。

只有當種群的改變達至一個階段,即成為新的物種,再不能跟原有物種的個體交配、進行基因的交流,新的種群特徵才能穩定存留下來。

種群間基因會出現交流

新物種出現的過程

新物種出現的過程如下:

  1. 基於一些原因,一群同物種的生物個體被隔離,導致牠們不能與外面的個體進行雜交繁殖。

  2. 由於不同的環境條件,被隔離的種群跟外面的種群以不同的方向和方式進行自然選擇,結果兩個種群的基因出現差異。

  3. 兩個種群間的基因差異越來越大,最後大到牠們不能再進行雜交繁殖,這便形成兩個不同的物種。

新物種出現的過程:以草蜢作為例子

小結
  • 物種 (species) ,就是能夠藉雜交進行繁殖,產生具生殖能力的下一代的一個生物種類
  • 當有種群的改變達至某個階段,成為新的物種,再不能跟原有物種的個體交配,進行基因的交流,新的種群特徵才能穩定的存留下來
  • 當一群同物種生物個體被隔離,然後自然選擇而出現進化,就有機會發展成新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