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輻射對人的影響
日常受到的輻射

即便沒有放射源,蓋革計數器仍會測得少量輻射,這便是環境中本身存在的輻射,即本底輻射。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本底輻射之中。

展示了本底輻射來源的大致比例。在不同的地區,本底輻射的比例和強度會有所不同。

本底輻射來源的大致比例。點擊各部分查看詳細介紹。
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前文提到,高能量的輻射能殺死人體細胞,或是破壞 DNA 引發細胞癌變。

人們用有效劑量來描述人受到輻射傷害的程度,其單位是希沃特(Sv)。有效劑量除了和人體所吸收的輻射能量有關,還要依據輻射的種類和遭受輻射的人體組織之脆弱程度,乘以相應的加權因數。譬如 α 粒子質量大,容易與物質作用,一旦進入體內,便會如砲彈一般擊向腸胃、生殖腺這些易受傷害的組織,其傷害程度將遠高於同樣強度的 β 和 γ 輻射,所產生的有效劑量更大。

人受到的輻射劑量是累積的 展示了輻射劑量的一些例子,以及累積不同的劑量對人體的影響。香港法例規定,本底輻射以外,公眾接受的輻射量不得超過 1 mSv,放射性行業從業人員不得超過 20 mSv。

人體積累了不同的輻射劑量時,對健康的影響。點擊按鍵,增加人體所遭受的輻射。
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