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三角形正餘弦公式

直接先備知識模組: 三角比的運算

三角形是一個幾何形狀的基本形狀。在前面的模組,我們剛學過一些簡單銳角的三角比、三角恆等式及基本三角的概念。在本模組中,我們將會伸延這些知識來探討三角形的特性及尋求多種計算三角形的面積的公式。我們也會學習另外兩條有關三角形的基本公式--正弦公式和餘弦公式。

內容簡介 學生應學習 學生應能
第一課 三角形面積的公式

在小學時,我們學過如何從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積。在初中時,我們又學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判斷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有很多方法,例如:兩條邊和它們的夾角。同樣的條件也必決定三角形的面積。這一課,我們會學習兩種求三角形面積的公式:其一是以三角形的兩邊及它們的夾角判斷面積;其二是希羅公式,以三角形的三邊判斷面積。

第一節 數學實驗
  • 使用三角形面積公式\(\;ab\sin C\)
第二節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證明
  • 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ab\sin C\)的證明
第三節 希羅公式
  • 應用希羅公式
第二課 正弦公式

給定一個三角形,有一些信息是已知的,有一些是未知的,如何從已知的信息計算未知的?有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正弦公式:三角形中的任一邊長與其對角的正弦之比是個常數。這個常數與 三角形外接圓 的大小有關。這個公式很多時可以幫我們判斷三角形中未知的邊長或未知的角度大小。正弦公式也可以幫助我們作出一些幾何推論,例如:任何三角形中必有,大邊對大角。

第一節 數學實驗
  • 理解正弦公式的定義及其運算
第二節 正弦公式的證明
  • 理解正弦公式的證明
第三節 正弦公式的運用
  • 應用正弦公式解幾何問題
第三課 餘弦公式

在這一課,我們會學習餘弦公式。餘弦公式可以看成畢氏定理的推廣。這個公式主要有兩種用法:其一是在知道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及它們的夾角下,判斷剩下的那條邊長;其二是知道三角形的三條邊長下判斷三個角的大小。

第一節 數學實驗
  • 理解餘弦公式的定義及其運算
第二節 餘弦公式的證明
  • 理解餘弦公式的證明
第三節 餘弦公式的運用
  • 應用餘弦公式解幾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