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內的水,稱為海水。海水中,絕大部分是水,其餘的是溶解於海水中的固體物質。因此,海水是一種溶液。因應地域和海水深度的不同,海水中溶解的固體的量,略有不同。平均來說,這些固體約佔海水總質量的 \(3.5 \%\),也就是說,每 \(1000 \text{ g}\) 海水大約含有 \(35 \text{ g}\) 已溶解的固體。利用互動程式,探究海水中的主要成份。
溶解在海水中的物質,主要是各種不同的鹽。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鹽」並不是煮食用的「食鹽」,而是一類化合物的統稱。食鹽是一種鹽,它的化學名稱是氯化鈉。
海水中的鹽主要包括氯化鈉、氯化鎂、硫酸鈉和氯化鈣等,它們主要來自地殼。地殼上的岩石中富含各種礦物,其中的部分物質是可以溶於水中的。在雨水的沖刷下,這些礦物 (特別是一些能溶於水的鹽) 會進入河水中,並隨著河水流入海洋。
右圖中顯示了海水樣本中各種鹽佔總鹽量的質量百分比。其中,氯化鈉的含量最高,佔已溶鹽總質量的 \(68\%\),即每 \(\text{100 g}\) 已溶解的鹽中約有 \(\text{68 g}\) 是氯化鈉。這亦是海水帶有鹹味的原因。
地球上絕大部分的水都蘊藏在海洋之中。這些水藉由蒸發、凝結和降水過程於大氣和海洋之間循環。
水是寶貴的資源,但由於海水中的鹽含量過高,因此,我們不能直接飲用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