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數分裂是真核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並產生四個單倍體配子的核分裂過程。
\(\rm{DNA}\) 的複製完成後,生殖細胞進行兩次連續的核分裂,產生四個單倍體配子(精子或卵細胞)。減數分裂的第一次核分裂,同源染色體隨機地分開;第二次核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時期 | 主要變化 | 細胞狀態示意圖 | ||
---|---|---|---|---|
第一次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開 | 前期 I |
\(1\). 染色質縮短變粗,超螺旋形成棒狀的染色體。染色體中 \(\rm{DNA}\) 的含量為體細胞中的兩倍(\(\rm{DNA}\) 已完成複製)。每條染色體由兩條染色單體組成,且染色單體相連於着絲點。 \(2\). 核膜和核仁消失。 \(3\). 同源染色體的兩個成員開始相互配對。 |
![]() |
|
中期 I | 成對的同源染色體排列在細胞的赤道位置。 |
![]() |
||
後期 I |
\(1\). 紡錘絲收縮,把同源染色體的兩個成員拉向細胞兩極。同源染色體分離。 \(2\). 細胞質開始分裂 |
![]() |
||
末期 I |
\(1\). 新的核膜在每套染色體周圍出現,形成兩個單倍體的子核。 \(2\). 紡錘絲降解。 |
![]() |
||
第二次減數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 前期 II | 核膜再次消失。每條染色體由兩條相連於着絲點的染色單體組成。 |
![]() |
|
中期 II | 單倍體的染色體排列在細胞的赤道板上。 |
![]() |
||
後期 II |
\(1\). 紡錘絲收縮,把姐妹染色單體拉向細胞兩極,形成子染色體。 \(2\). 細胞質開始分裂 |
![]() |
||
末期 II |
\(1\). 子染色體解螺旋變回染色質。 \(2\). 核膜重新出現,圍著子染色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