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看之前的一個例子,在這個生態系中,草蜢吃大樹上的葉子,螳螂捕食草蜢,而鳥兒則捕食螳螂。大樹、草蜢、螳螂和鳥兒組成一條食物鏈。
把這個生態系畫成數量錐體,就出現“非典型”的形狀,這是因為大樹的體積比其實生物個體的體積大得多,一夥大樹已足夠支撐起整條食物鏈。
若畫成生物量錐體,由於計算包括大樹的龐大重量,因此會出現典型 “上窄下闊”的形狀。
事實上生物量錐體是比數量錐體更能表達出能量在各營區級間的傳遞,因為種群體內能量的多少,取決於種群的物質總量,如蛋白質、脂質等。越頂層消費者生物量越少,証明能量流也越少。
不過使用生物量錐體也有缺點,就是必須殺死部份的生物個體,以量度牠的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