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天然資源的使用
可再生資源

世界上所有生物皆需要大自然的供應才能生存,人類也不例外。我們需要許多不同的天然資源,才能生存,繁衍下一代。而人類需要的天然資源,可分為可再生不可再生兩大類別。

可再生資源,就是大自然會不斷產生的資源,例如木材、漁獲、太陽能、淡水等等。由於大自然不斷產生可再生資源,因此若人類消耗可再生的資源的速度低於大自然產生的速度,可再生的資源就不會被耗盡;相反,若人類消耗的速度較快,則有一天資源會被用盡。

可再生資源的例子

不可再生資源

不可再生資源,就是大自然不會不斷生產(或是生產速度很緩慢)的資源,如化石能源、金屬和非金屬礦物等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數量有限,一經開採耗盡,就再沒法補充。

由於不可再生資源無法獲得補充,終有一天會完全耗盡,減少消耗的速率,甚至以其他資源代替,才是長遠之計。

不可再生資源的例子

農業

在本課,我們首先討論農業。自公元前八千年發生了農業革命,農業一直是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藉著馴化多種植物成為農作物(如大小麥、稻米)、以及馴養多種動物成為牲畜(如豬、牛、羊、雞),人類由此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得以承擔更多人口的需要。

農業為人類帶來豐裕的糧食,但同時亦會對環境造成各種破壞:

  1. 破壞天然生境:不論是耕種或是畜牧,為使作物或牧草生長,人類對原來生境的破壞無可避免。當生境喪失原生植物,土地便容易出現侵蝕。土壤在風或水的作用下流失,令土地變得越來越貧瘠,不適合植物生長。
  2. 污染環境:在耕作的過程中,農夫為保持土地肥沃,通常會不斷加入各種肥料,補充作物所需的礦物質。但肥料有機會流到附近的水生態系統(如河流等),使水中的礦物質濃度過高,引發藻類過量繁殖的污染現象。另外,殺蟲劑的運用也會導致污染,除了殺滅害蟲,殺蟲劑也有機會影響自然生境中的其他野生生物。例如有報告指殺蟲劑(如 DDT)令鳥類的蛋殼變得過薄,繼而減低牠們成功繁殖的機率。
  3. 單種栽培:單種栽培是指長時間在同一塊農地,單單栽種一種作物,這種栽培方式會令某些礦物質大量流失,繼而使土壤變得貧瘠。此外,大量使用肥料和殺蟲劑亦會造成污染,以及影響自然生態。

農業是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

林業

林業,就是在林地獲取各種天然資源的產業,例如木材、橡膠、棕櫚油等等。由於樹木是不斷生長的生物,所以從林業獲取的資源都屬可再生資源。

林業提供人類社會眾多的資源,但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1. 破壞天然生境:砍伐樹木,或是清除原生植物以種植林業所需的樹木,皆會破壞天然生境,令原生生物的棲息地變得越來越少,部份物種甚至會因而滅絕。
  2. 土壤侵蝕:大量林木被砍伐後,土壤就會暴露於風或雨之中,繼而流失,造成土壤侵蝕。
  3. 全球暖化:樹木是地球碳循環的重要一環,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樹木會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而由於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之一,這會加劇全球暖化的問題。

溫帶與熱帶樹林區域:過去與現在

林木被砍伐後容易出現土壤侵蝕

漁業

人類藉捕撈和養殖的方法,獲得大量水生生物(如魚類、甲殼類等)作為食物,這樣的產業統稱為「漁業」。

漁業主要分為捕撈水產養殖兩大類別,捕撈就是在大自然的水生生態系(如海洋、湖泊等)直接捕捉野生水生生物;而水產養殖則是在固定的地方飼養水生生物。雖然兩種方法都為人類提供大量的食物,但兩者皆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1. 過度捕魚:捕撈漁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過度捕魚。漁獲雖然屬可再生資源,但過度捕撈活動會令魚群數量遞減,甚至滅絶。現代科技使捕撈的效率大大提高,但自 \(1990\) 年起,世界捕魚的總量處於飽和水平,過度捕魚的情況日趨嚴重。
  2. 破壞生境:各種捕撈方式皆會對水生生境造成不同的破壞,例如拖網捕漁以漁網在海底拖行,嚴重破壞水底的生境;流刺網把漁網垂直張開於水中,容易誤捉海豚、海龜等海洋生物。
  3. 污染環境:水產養殖場多固定在特定的位置,容易因過量飼料等原因而造成水污染,破壞附近的生態系。

世界捕撈與水產養殖的變化

各種漁業方式:拖網、流刺網、水產養殖

礦業

為了供應人類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人類在野外開採各種礦石,例如煤、鐵等等。這樣的產業統稱為「礦業」。

礦石多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經大量開採後會被耗盡而無法獲得補充,另外礦業為環境帶來各種破壞:

  1. 破壞生境:為了開採地殼中的礦石,礦場的天然生境會遭到嚴重破壞,危害在其中生存的動植物。
  2. 污染:部份開採方式會造成嚴重的污染,例如使用汞提取黃金,會令有毒的汞流入大自然環境中,造成嚴重的污染,毒害其中的生物。

淘金的過程中使用有毒的汞

小結
  • 資源可分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兩種。可再生資源,就是大自然會不斷產生的資源
  • 農業提供大量的食物,但會破壞環境:破壞天然生境、污染環境、單種栽培會導致生態問題
  • 林業提供多種天然資源,但會破壞天然生境、導致土壤侵蝕和全球暖化
  • 漁業提供大量的食物,但會污染環境、破壞生境。過度捕魚亦會帶來生態問題
  • 礦業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但會破壞生境和造成污染
返回